2006年10月27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犯人一篇文章 监狱高度赞赏
本报记者 蔡亮

  本报的“和谐感恩”主题征文活动开展以来,服刑人员纷纷写稿抒发自己对感恩与和谐的理解。让人意外的是,省南湖监狱一名服刑人员的一篇稿件,还引起了该监狱管理层的高度重视。他在文中提出的建设感恩文化等理念,将被监狱结合到教育改造工作中。

  自身经历引发思考
  “我的想法最初就是来自浙江法制报的征文活动。”稿件的作者徐某说。
  徐某以前曾在省内某市担任主要领导,因经济犯罪进入南湖监狱服刑后,身份的落差、环境的变化使他情绪一度非常低落。后来在监狱民警的教育帮助下,他逐渐调整了心态,改造步入正轨。这段大起大落的经历让徐某颇有感慨。一次,民警建议他参加本报的征文活动,他看了之后,觉得这个活动很好,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改造的心得写了一篇文章,提出了自己对感恩与和谐的理解和思考。
  “和谐的核心是人,人与人和谐的基础是感恩。”他在文中这样写道。

  对感恩提出三个问题
  徐某所在的监区有个小伙子原在一家理发店打工,老板待他很好。后来老板与他人发生纠纷,要这个小伙子帮他出气。小伙子二话不说就把对方打成重伤,自己也因此获罪入狱。徐某在为这个小伙子可惜的同时,了解到这样的事还有不少。
  “这是一种狭义的感恩,虽然出发点是好的,但结果适得其反。”徐某说。为此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三个问题:感什么恩?为何感恩?怎样感恩?“这三个问题其实决定了感恩的方向、方式和能力。”
  徐某认为,感恩也有个是非荣辱的问题,“不正当的恩不要感,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感恩,要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自己感恩的能力。”

  建议用荣辱观来加强感恩教育
  徐某在文章里提出,感恩是一种文化,对待感恩文化,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,避免狭义的、功利性的感恩。“中国古代就有知恩图报的说法,国外也有感恩节。因此人们很容易被这种感恩文化的外表所迷惑,以至于混淆是非。”
  徐某说,监狱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“八荣八耻”后,他认为荣辱观教育能很好地解决感恩文化中存在的问题。“什么是荣,什么是耻,哪些该做,哪些不该做,这也是对感恩文化的要求。”他在文章中建议,监狱可以把目前正在开展的“八荣八耻”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,加深服刑人员对感恩文化的理解。

  监狱对他的想法很重视
  南湖监狱教育科在审核来稿时,没有让这篇颇有见地的文章淹没在数百篇稿件中。看了徐某的文章,教育科科长李湘金专门跑到监区里找他谈了话,后来又多次和他交换了意见。
  “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,它跳开了感恩的传统框架,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感恩和谐教育进行了思考,提出了问题,为我们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意见。”
  李湘金表示,徐某提出的问题也恰恰是监狱目前教育改造工作的重点。“我们正在计划开展监狱感恩文化建设活动,如开展关于感恩文化的大讨论,让服刑人员结合荣辱观来谈谈他们对感恩的理解。”他介绍说,监狱近年来在加强“三课”教育的同时,十分鼓励服刑人员对教育改造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。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,有效带动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。